为全面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,尖山公安分局充分运用“智慧新警务”手段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工作,大幅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有力推动了侨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开展和落地见效,力保侨区社会平安稳定。

借助市局大数据系统组织落地核查 01 自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,分局收到市局大数据系统下发涉鄂车辆线索一批、潜在密切接触者2批。在接到下发线索后,分局立即汇总数据开展核查,同时联合街道工作人员、卫健部门防疫人员确定相关车辆、人员实时具体位置,第一时间上门开展核查。截至目前,所有批次涉鄂车辆、人员、手机号码均已落地核查,均排除涉疫风险。 依托智能警务设备构建智能检疫卡口 02 华侨管理区在全区4个主要路口设置了联合检疫点,因国道324及县道138穿境而过,日常车流量非常大,依靠纯人工进行体温测量及人证比对效率极为有限,且面临频繁面对面接触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。为解决上述问题,分局多方协调筹措专项资金,购置4台热成像体温侦测仪和4套人像识别取证智能化存储系统,用于道路和卡口人员排查,做到排查无接触、防污染,同时配合卡口执勤民警携带的移动警务终端,对未带证件和可疑人员进行高效人证比对、体温测量,在确保检疫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,大大降低人员聚集、逗留执勤卡点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,大幅提升人证比对、体温检测精度和效率。 启用无人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 03 与地面工作人员面对面宣传和劝导相比,无人机具有更广阔的视角和更灵活的机动范围,能节约大量的人力,提高工作效率,缓解警力紧张的局面,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。分局启用2部搭载探照灯、喊话器的无人机对辖区进行巡查,开展疫情防控流动宣传和劝导工作。自启用无人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,分局共出动无人机22架次,劝导群众90余人次,有效助推防控工作的开展,通过与执勤卡口智能化检疫体系的联动,形成了陆空一体、“人防+技防”的天罗地网。 打破数据壁垒,通过数据碰撞助力精准防控 04 分局把市委排查出来的“大数据”与侨区排查的“小数据”,利用公安智慧新警务系统,对重点人员的家庭关系和轨迹进行排查,同时每天定时将卡口收录的检疫数据与上述“大数据”、“小数据”进行比对碰撞,实时将比对出来的重点可疑人员上报指挥部进行统一落地查控,全面贯彻落实张晓强书记提出的“大数据+网格化+主动监测+群众路线”四轮驱动的工作要求,压实大数据和主动监测管控责任,织牢织密防控网络。